到了 19世紀,由於顯微鏡的問世、一般醫學及病理學等的發展,對牙周病的組織病理學有了準確的瞭解。Znamensky(1902)發表了“牙槽膿漏--病理解剖及其根治”,描述發炎的牙齦中細胞浸潤達到深部,破骨細胞引起的陷窩性骨吸收等。治療為去除牙石和袋壁刮治。W.D.MAller(1890)在《人類口腔中的微生物》一書中提出口腔中固有的各種細菌共同引起牙周病,此種被後世稱為非特異性菌斑學說的觀點一直盛行了 70年。但是約10年後才有“凝膠樣菌斑”的名稱。
20 世紀上半葉,牙周病學的發展中心在歐洲。維也納學派的代表為Gottliek(1885~1950)他在屍檢的基礎上建立了基本的組織病理學觀點,包括牙齦上皮與牙面的附著、炎症和退行性變、牙骨質的生物學、牙的主動和被動萌出、咬合創傷等,
20世紀70年代以後,牙周病學的發展又上了一個新臺階。由於厭氧微生物學、分子免疫學、分子生物學、電鏡等研究手段的發展,使牙周病的病因學、發病機制、病程進展、治療原則及方法、促進組織再生、診斷及預防等全方位地發生觀念性的改變。回顧口腔醫學和牙周病學的發展,可以看出它們與臨床醫學、基礎醫學乃至生命科學及自然科學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。當今的牙周病學發展也有賴於與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的緊密結合。
從牙周病學的發展歷史還可以看到知識和觀點的不斷修正和更新。都是以扎實、科學的研究結果為基礎,並通過臨床實踐來檢驗,同時又提高臨床的診斷及防治水準。
更多牙科問題線上諮詢:+852 65250082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