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認為牙周病的病因是:胃腸積熱、口腔不潔、氣血虛弱、腎元虧損,因此相對應的治療方法是清熱化濕、益氣養血、益腎養陰以及保持口腔衛生。
胃腸積熱的病人,主要表現為牙齦腫痛、牙齦出血或流膿、口幹、口臭、口苦、大便硬結、時有便秘、小便赤黃、舌苔厚膩、舌質紅、脈滑數等。治法是清熱化濕,方選清胃散加減。其中的黃連、黃苓、石膏等寒性藥物瀉火;生地黃和牡丹皮清熱涼血;升麻有清熱解毒的功效。便秘嚴重的加大黃、芒硝;去口臭用連翹和紫花地丁;濕重者用蒼術和意宓仁;出血嚴重的加白茅根和茜草。
氣血虛弱的病人,表現為牙齦萎縮、牙齒松動、牙根暴露、滲血少量,伴全身疲乏無力、面黃少華、舌體淡胖、舌邊有齒痕、舌苔薄白、脈沉細等,治法是益氣養血,可服用八珍湯加味。其中黨參、白術、茯苓、甘草益氣;當歸、白芍藥、川誇、地黃養血。氣虛甚者可加黃芷;齒齦出血者可加仙鶴草、旱蓮草。
腎陰虧損的病人,表現為牙齒松動、牙齦虛浮、咀嚼無力或牙根暴露、隱隱作痛、牙縫出血,伴頭暈耳鳴、腰膝酸軟、遺精早泄、月經不調、煩熱盜汗、舌質紅、舌苔薄、脈細數等,治法是益腎養陰,可選用左歸飲加減。方中熟地黃、枸杞子、山茱萸滋補腎陰;茯苓、山藥、炙甘草滋養脾胃之陰。若腰膝酸軟明顯可加杜仲、川續斷;遺精、早泄可加芙實、金櫻子;口幹煩熱火旺者可加知母、黃柏。培補腎陰尚需注意陰陽平衡,可加骨碎補、補骨脂、附子等溫補腎陽藥物。
同時,中醫還認為治療牙周病重在保持口腔衛生,飲食要有規律,而且要少食偏濕、熱、酸及辛熱厚味之物。養成早晚刷牙和按摩牙齦、飯後漱口的習慣,堅持每日叩齒1~2次等保健運動。這些措施能保持口腔清潔,增進牙周組織的血液循環,有利於牙周組織的修複性再生,並提高局部抗病能力。
推薦閱讀:
深圳牙科收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