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經過基礎治療(包括牙周潔治術和控制菌斑)後,消除了局部刺激因素,大多能獲得痊愈或控制病變進一步發展。但某些患者由於病情較重,如深度牙周袋、牙槽骨因吸收而畸形等,這時就需要通過手術進一步治療,消除袋壁病變組織、修整骨外形,從而達到建立牙周新附著、清除牙周袋的目的。對於牙齦增生肥大,形成齦袋,且其他治療無效者,也可以手術切除肥大增生的牙齦組織,重建牙齦的生理外形和正常齦溝。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牙周手術有:牙齦切除術、牙周袋壁刮治術、牙齦翻瓣術、牙槽骨修整術等。
牙齦切除術多用於牙齦肥大、增生,牙周袋淺,牙槽骨吸收不到根長1/3的情況。通過該手術,切除肥大增生的牙齦組織,並進行形態修整,使牙齦恢複生理外形。牙齦切除術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的,切除牙齦後不需縫合,在傷口處覆蓋一層藥物,這層藥物稱為牙周塞治劑,具有保護創面、隔絕剌激、壓迫止血、消炎止痛以及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。
牙周袋壁刮治術即用手術方法清除牙周袋壁的感染病變組織,促進牙周再附著。該手術保留了牙齦組織,減少了創傷程度。主要用於牙周袋深約4~5毫米,不需要做骨修整或骨成形者。主要步驟為:在局麻下將刮匙伸入牙周袋底,刮除袋壁的感染肉芽組織,然後用溫生理鹽水反複沖洗袋內,壓迫牙齦,外敷牙周塞治劑。
牙齦翻瓣術是牙周手術中最常用的一種手術,是指用手術的方法充分暴露病變區域,去除牙根面上的剌激物和感染組織,消除炎症,使牙周組織建立新附著。主要用於牙周袋較深,病變範圍較廣,牙槽骨吸收小於根長2/3的牙周炎。牙齦翻瓣術是在局部麻醉下,在病變區域內將牙齦切開翻起,使病損充分暴露,然後用精細的手術器械將根面上的牙石、菌斑、病變牙骨質、炎性肉芽組織等徹底刮淨,平整根面,修整牙槽骨,然後齦瓣複位,縫合,覆蓋牙周塞治劑。
牙槽骨修整術是指用外科手術方法修整形態異常的牙槽骨,使其恢複生理功能,或者用植骨方法促使牙槽骨再生,修複骨缺損。嚴重的牙周病,牙槽骨由於骨吸收而形態異常,牙齦形態也隨之異常,因而在做翻瓣術時常常需要進行牙槽骨修整術,使牙周組織恢複正常的形傑和功能。
除了上述牙周手術外,臨床上還有斷根術(截除多根牙的1~2個病變嚴重而無法保留的牙根)、牙半切除術(切除多根牙病損嚴重的一半牙冠和牙根,而保留另一半較好的冠根)、膜齦手術(改善附著齦與牙槽粘膜的關系、形態和功能)等。
20世紀80年代中期,從國外提出並發展起來一種新的牙周外科治療技術,稱為引導性組織再生術,其原理是在翻瓣術和清創的基礎上,用一種生物膜性材料來促使牙周組織修複再生及新附著。'
牙周手術完成後,應盡量保持口腔衛生,暫時避免手術區咀嚼食物,同時應服用消炎藥。
推薦閱讀:
羅湖睇牙費用